“感谢检察官!要不是有你们帮忙,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拖欠的工资……”2025年8月22日,四名农民工代表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将一面印有“农民工的靠山,法律的捍卫者”的锦旗送到汉川市人民检察院,感谢检察机关帮助他们追回被拖欠的28万元工资。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汉川市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跨域协作”模式,成功破解农民工群体性讨薪困局的为民故事,也是检察机关撑起法律保护伞,让农民工看得见、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生动诠释。
多次讨薪无结果
这起欠薪纠纷源于汉川市某农场光伏项目。这是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投资建设的大型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2024年3月至5月期间,寇某受包工头刘某雇请,带领班组20人在汉川市某光伏项目从事光伏面板安装工作。施工期间,包工头刘某通过公司账户向寇某班组支付了27万余元工资,但剩余合计28万元工资却一直被拖欠。面对多次讨薪,包工头刘某均拒绝支付。
农民工因缺乏法律知识,收集证据难度大,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追讨欠薪。他们手中仅有工资发放明细表等有限证据。2025年7月,寇某带领其班组20人向汉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并于7月11日向汉川检察院提交了监督申请,请求检察机关帮助其追讨薪资。
检察协商现转机
汉川市检察院受理该监督申请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寇某及其班组虽未与包工头刘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寇某等21人已按约定完成了光伏安装工作,刘某也承认拖欠工资。检察机关经调查还发现,总包方某发电有限公司代支付工资的意愿明确,案件具备和解基础。
7月14日,汉川市检察院依据《民事检察部门支持起诉工作指引》,立即联合汉川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组织召开协调会。在会上,检察机关向总包方详细阐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劳动监察部门也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说明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经过充分沟通协商,该发电有限公司当场承诺支付28万元欠薪,并表示按照双方核算的工资明细表,于2025年8月初将拖欠工资发放到位。这一进展让寇某及其班组21人看到了希望。
支付受阻遇难题
就在各方以为问题即将解决之际,该发电有限公司在准备支付工资时发现了意外情况——公司全部账户包括汉川某光伏项目专用的农民工工资账户,已被贵州省某县法院另案采取了冻结查封措施。这一突发状况让原本已经达成的支付承诺无法兑现,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该发电有限公司向检察机关和劳动监察部门反映了这一困难,并表示虽然愿意支付,但在账户被冻结的情况下无能为力。
跨域协作破冰局
面对这一新情况,汉川市检察院与汉川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商讨后,认为汉川某光伏项目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具有专款专用的属性,法律明确规定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不得因支付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划拨。某县法院冻结该账户存在不当,遂建议该发电有限公司自行向某县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申请解除被冻结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但某县法院以案件原告不同意解除为由拒绝解封。
“农民工打工不容易,孩子们上学都等着用钱,一定要在9月开学前帮他们拿到拖欠的工资。”汉川市检察院知道此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某县检察院取得联系,启动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汉川市检察院与某县检察院进行多次电话协商沟通,详细说明案件的紧迫性和21名农民工的实际困难,强调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特殊保护地位。
8月12日,在两地检察院达成一致意见后,汉川市检察院向某县检察院发送正式的协作商请函,请求其协调解除对农民工专用账户的查封。某县检察院收到商请涵后,紧急协调当地法院。8月15日,某县检察院向汉川市检察院反馈该农民工专用账户成功解封,为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扫清了最后障碍。
账户解封后,该发电有限公司立即履行承诺,将28万元欠薪全额支付给了21名农名工。截止目前,包括寇某在内的21名农民工工资已全部发放完毕。本案欠薪问题通过非诉途径实质化解。